新政將出臺!全面推進國產醫療設備進醫院
全面推進醫療行業優先使用國產醫療設備!多地有大動作!
東莞全面倡導醫療行業優先使用國產設備
7月13日下午,東莞市衛生計生局局長葉向陽率隊到松山湖社衛中心、東莞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進行調研。葉向陽明確,東莞將出臺引導政策,全面倡導醫療行業優先使用國產設備,并鼓勵本土企業通過技術標準的制定,成為第三方服務的提供者,參與到全市的醫療體制改革中。
“進口設備一直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也伴隨著很多醫生的職業生涯,使用進口設備的觀念可謂根深蒂固,這應該是國內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廣東東莞一家本土醫療器械企業董事長在調研座談會上提出,目前,國產醫療設備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臨床應用場景,希望東莞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能夠給予國產醫療設備更多信任和機會。此外,由于協會對技術很熟悉,也可以成立專家委員會,為政府購買服務進行指導。
葉向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說,接下來,衛生主管部門將出臺引導政策,來鼓勵國產的醫療設備在全市醫療行業使用。而相關科室負責人也介紹,將以醫院協會牽頭,加強對設備等醫院后勤發展的探索。
浙江將單獨編制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
作為醫療器械大省的浙江省,近期發布了一則數據。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應用工作已取得相當成效:醫療機構應用國產大型醫用設備積極性持續增長。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醫療機構已配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CT、MRI)共計159臺;已建立省級國產大型設備應用示范基地一個,市級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應用基地兩個;國產大型醫用設備企業已由原來的3家增長到6家。
并且浙江省相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浙江將單獨編制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為醫療機構配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預留充足規劃數量,進一步簡化配置評審流程,優化審批流程和服務,縮短評審周期等。
并且將打造以國產大型醫用設備為重點的醫療設備產品鏈,建成以醫療設備生產制造為主的高新科技型企業聚集地,并帶動相關配套生產企業,形成高新醫療設備制造的行業生態圈。
四川大型醫院明確要優先采購國產設備耗材
而在四川省的大型醫院,已經明確要把優先采購國產醫用設備耗材納入醫院管理一部分。
另外,四川省衛計委發布了《四川省推進大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全省市級以上醫療機構:
合理配置適宜醫學裝備,與醫院功能定位、臨床服務需求相適應,優先選擇國產醫用設備耗材,建立信息化環境下的醫院設備、物資、物流精細化管理制度。
在推進大型醫院發展中明確提出要“優先選擇國產醫用設備耗材”,這一項內容無疑可以看出對國產醫療設備及耗材采購政策的傾斜!
而這已經不是四川省在醫療設備采購、臨床應用層面,推進國產化率的提升。
早在去年底,四川省政府采購網發布了《四川省財政廳關于公布2018-2019年度省級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清單》)。對于進口醫療設備采購限制更加嚴格。
1.允許進口醫療設備種類急劇減少。
《清單》中允許采購進口產品的醫療設備由93種縮減到39種,一次性減少54種!
2.允許采購進口設備醫院范圍縮小。
《清單》中有15類醫療設備全部要求“用于臨床工作的,應使用國內產品;三級甲等醫院用于大型復雜手術、科研的,允許采購進口產品”。
而在此之前只要求“二甲(含)以下醫院(或單位)應使用國內產品,二甲以上醫院(或單位)允許采購進口產品”;
并且,《清單》中再次明確財政部門核準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清單內的產品,僅表明允許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如國內同類產品能滿足采購需求,則應優先采購國內產品。
國產醫療器械加速國產替代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醫療器械從研發到投入臨床使用,以拿到藥監局的批文為界,可分為注冊前、注冊后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明顯提速,進入臨床應用,要經歷醫保核準、各級招標、醫院品種遴選等多個不確定性因素較高的環節,且這些流程都有窗口期,一旦錯過就要等待下一個窗口。如果幾個關鍵點沒踩準,創新產品有可能要等2年以上才能進入市場。
而東莞、四川、浙江此舉,無疑是要推動國產醫療器械加速進入醫院!這對于大部分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產創新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政策力挺,加速國產高端設備耗材進醫院
國家層面,近日據《中國勞動保障報》報道,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與網民在線交流醫療設備問題時說,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確保財政資金優先采購國產醫療設備。
據介紹,為推進發展應用國產醫療設備,衛健委在抓采購的同時,還將制定和完善醫療衛生機構裝備標準,指導醫療衛生機構按功能定位臺理配置適宜的醫療設備。
而就在此前的4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的意見》(發改產業〔2018〕558號)(以下簡稱《意見》),一個極大利好國產創新醫療設備走入政府招標采購、走進公立醫院的重要文件出爐。
目前來看,“首臺套”問題成為國產設備進入市場的最大難題之一。這一問題,在醫療器械行業內近年來放映尤為突出。國產創新設備研發、上市后,盡管價格上相比進口有優勢,卻未必就能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由于之前沒有投入使用過,設備應用方不敢貿然使用第一臺國產設備,一些已有政策、機制也制約了國產首臺設備的推廣應用。
依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17年版《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共有32種醫療設備產品可以享受到“首臺套”推廣應用政策的扶持。
為了促進首臺套產品的示范應用,《意見》提出了多達38項具體支持措施。
這些措施涵蓋方方面面,其中就有明確提出,在政府采購中優先、鼓勵采購首臺套創新產品。以及明確規定,納入首臺套目錄的產品投標時,招標單位不得對其提出市占率、使用業績等的要求,不得對其套用特定產品設置評價標準、技術參數等,不得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或排斥首臺套產品參與投標。
國產醫療器械加速進口替代,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是一方面,如何推動高質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份國產設備進醫院,提高市場的占有率,才是國產創新醫械企業長期發展并加速崛起的關鍵。
來源:環球醫療器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