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至動態丨手術室的“除煙先鋒”與“健康衛士”
微至智能氣腹機系統支持三檔排煙速率,并且對于8nm以上的微粒都可以達到99.99%的過濾性能,避免煙霧對手術視野的干擾,同時守護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
能量器械——外科手術的好幫手
傳統外科手術在面臨切除腫瘤等血管豐富的病灶時,采取傳統手術器械進行夾閉、切割和縫合,步驟繁瑣且效率較低。通過能量設備完成組織切割和止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后副損傷是推動能量外科設備的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隨著單極、雙極、電外科工作站、超聲切割止血刀等能量設備在外科微創手術中的逐漸使用,在提高了微創手術的技術效率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臨床應用風險——手術煙霧。手術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會干擾手術視野,使醫生難以清晰地看到手術部位和周圍組織。這可能導致手術操作失誤,增加手術風險。[1]
手術煙霧——隱藏在手術室中的“隱形殺手”
手術煙霧是手術過程中產生的氣態物質,也被稱為氣溶膠、灼煙或透熱羽流。它主要由高頻電刀、激光刀、超聲刀等設備在破壞和汽化組織蛋白及脂肪時形成。手術煙霧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蒸氣(約占95%)和細胞碎片(約占5%),其中細胞碎片含有有害化學成分、活性病毒和細胞等。
手術患者即使短時間暴露于手術煙霧,也會受到與暴露相關的健康影響,有研究表明,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通過腹膜吸收手術煙霧不完全燃燒的化合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導致術中碳氧血紅蛋白和高鐵血紅蛋白水平升高,術后可能會出現頭暈、惡心、頭痛和虛弱等癥狀;此外,高碳氧血紅蛋白水平會錯誤地提高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值,可能直接影響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及預后。[2]
(28歲的護士因手術室煙霧導致了喉乳頭瘤)[3]
一項針對75011名美國女護士的隊列研究發現,從事手術室工作≥15 年的護士與從未在手術室工作的護士相比,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高 69%。[4]研究顯示,外科醫生暴露于手術煙霧中多環芳烴化合物70 年終生患惡性腫瘤風險是暴露于安全水平下人群的117 倍。[5]因此術中維持穩定氣腹壓力并能及時排出煙霧、氣溶膠是保持術野清晰及手術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之一。
循環氣腹——打造無煙手術室
據報告,電刀產生煙霧的微粒直徑為 0.07~0.42 μm,激光產生煙霧的微粒直徑為 0.1~0.8 μm,超聲刀產生煙霧的微粒直徑為 0.35~6.50 μm。[6-7]
微至智能氣腹機系統擁有層級過濾的濾芯,對于8nm及以上的微粒可以做到99.99%的過濾性能。基于密閉循環的原理,手術操作中所產生的含煙霧的氣體,在經過過濾后重新注入操作腔中,在守護手術室潔凈空氣的同時,減少了對于二氧化碳的使用量。配合三檔排煙(最高17L/min),可以及時清除煙霧,提高了手術效率,減少了手術時長。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室的空氣污染狀況應引起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醫院的重視和關注,增加手術室建設的投入,消除諸如手術煙霧之類的可控性風險,使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健康成本最小化!
[參考文獻]
[1] 儲呈晨,李斌,季智勇,等,外科能量設備的技術發展與創新[J].中國醫療設備, 2023,38(1):160-164.
[2] HUI Y,YAN J. Effect of electrosurgery in the operating room on surgeons' blood indices: a simula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 on rabbits[J]. J Int Med Res,2018,46(12):5245-5256.
[3] L Calero,T Brusis.Laryngeal papillomatosis - first recognition in Germany as an occupational disease in an operating room nurse[J].Laryngorhinootologie, 2003,82(11):790-3.
[4] XIE W,DUMAS O,VARRASO R,et al. Associa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inhaled agents in operating rooms with incid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ong us female nurses[J]. JAMA Netw Open,2021,4(9):e2125749.
[5] TSENG H S,LIU S P,UANG S N,et al. Cancer risk of incremental exposure to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lectrocautery smoke for mastectomy personnel[J]. World J Surg Oncol,2014(12):31.
[6] ALP E, BIJL D, BLEICHRODT R P,et al. Surgical smoke and infection control[J]. J Hosp Infect,2006,62(1):1-5.
[7] BRüSKE-HOHLFELD I, PREISSLER G, JAUCH K W,et al. Surgical smoke and ultrafine particles[J]. J Occup Med Toxicol, 2008(3):31.